水果拉霸机,水果拉霸机app

水果拉霸机,水果拉霸机app:
您现在的位置 : 水果拉霸机,水果拉霸机app > 精准扶贫

“三联三促” 助力精准脱贫

来源: 时间:2018-05-14

科技是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“金钥匙”。近年来,市科技局发挥优势作用,倾情投入、积极作为,扎实开展“三联三促”活动,助力通山刘家岭村深入实施“扶持产业发展、移民搬迁安置、教育扶智帮助、医疗救助帮扶、低保政策帮扶”的“六个一批”精准脱贫工程,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,加快脱贫致富步伐,先后获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湖北日报》、湖北电视台等媒体点赞,刘家岭村被通山县委县政府评为“精准扶贫先进村”。

“2+2”班子携手

通山县刘家岭村为省级贫困村,现有8个村民小组,602户,2758人,建档立卡贫困户228户,704人,前四年脱贫207户,658人,2018年待脱贫21户,46人。全村有耕地2388亩,其中水田2050亩,旱地338亩;山林面积有2.3万亩。

市科技局党政班子联驻点村“两委”班子,以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带领村民脱贫致富”为主题,以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为重点,到驻点村召开村“两委”座谈会、现场办公会,共解难题,共谋蓝图,合力攻坚,对驻点村经济发展、环境改善、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,举全局之力,推进脱贫攻坚部署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,促进驻点村经济社会发展。

针对驻村历史遗留问题多,没有好的产业,以“生态+科技+扶贫”为思路,以“抓班子、强基础、促脱贫”为立足点,着力发展绿色科技和绿色产业,以高新技术助推农业规模化、产业化、集约化发展。一是积极引进“光伏+农业+扶贫”新模式和分布式家庭光伏电站。“光伏发电+养鱼”,渔光互补,上可发电,下可养鱼,既能充分利用空间、节约土地资源,又能利用光伏电站调节养殖环境、适度调节水温,20户贫困户户平年增加收入1700元。“光伏发电+养孔雀”,一地两用,争取省科技厅科技扶贫项目20万元,利用废弃砖厂,建设光伏大棚蓝孔雀养殖产业园,棚下蓝孔雀悠然觅食,棚顶布设光伏电板,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。分布式家庭光伏发电,村民的“屋顶的银行”,每千瓦投资8000元,综合利用产业扶贫资金,为6户特困户免费安装,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千瓦补贴4000元,帮助联系贴息贷款解决自筹资金困难;成立光伏发电服务社,负责日常维护,收益由供电公司按时直接打入贫困户银行卡中,户平年增加收入3500元,让47户贫困户捧上科技“饭碗”。二是发挥科技扶贫作用,组织科技特派员进村解决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。邀请市农科院的专家教授送科技到驻点村,请他们面对面为农民讲解农业实用技术、抗灾救灾、水稻高产高效载培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、家禽养殖等方面知识。在送科技进村中,各位专家教授深入到农户家中,当场为农民如何从事种养殖业“把脉问诊”,到田野,手把手教农民如何对农作物进行施肥、喷洒农药。三是发挥当地优势,发展绿色产业。争取省科技厅科技扶贫项目资金支持,建设600亩油茶示范基地。争取扶持香菇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,兴建香菇种植示范基地。推广小龙虾、泥鳅混养模式,提高综合效益。落实政策性补贴,鼓励贫困户饲养牛羊猪豚。引导贫困群众种植雷竹、香榧、红豆杉等,发展庭院养殖、庭院加工、庭院休闲服务型等多元化庭院经济。四是构建多元化扶贫格局,动员高新技术企业助力驻村精准扶贫。先后 家企业投资100多万元,安装太阳能灯68盏,修建通组公路 公里,栽种桂花树300余株,垃圾运输车1台、垃圾运桶 只,使村民生活更加舒适、便捷;修建村民文化健身广场2000多平米,配送健身器材一套,提升村民幸福感。五是主动争取有关部门支持,向县移民局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,投入100万元整治枫树片移民小组人居环境,获群众交口称赞。六坚持问题导向, 围绕“三率一度”(综合贫困发生率、脱贫人口错退率、贫困人口漏评率、群众认可度)的考核指挥棒,查漏补缺,对标销号,以铁的纪律、严的要求、实的作风、好的成效,让脱贫攻坚工作得到群众认账、上级认可、社会认同。

“1+1”支部共建

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。构建“党建+”新模式,市科技局机关支部联驻点村支部,以“共筑组织基础,共促队伍建设”为主题,互帮互学,互带互促,帮助驻村抓好党建,促进其提档升级,推动了驻村党支部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、服务力、推动力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,增强了驻村党员的宗旨意识、先锋指数、服务能力。

针对驻村党员事务繁忙、流动性较大,支部的党建工作一直比较薄弱实际,建立结对共建机制,局机关支部联驻点村支部,一是共同开展集中学习、座谈交流、支部主题党日、微党课等活动,互融、互通、互动,双方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,学习上级最新文件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互相交流各自学习心得与学习经验,既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,又增进了党员之间的感情。二是通过举办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、义务植树、碧水保卫战“桐港河清洁行动”、政策咨询、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活动,加强了支部之间的沟通联系,在活动过程中取长补短、互相提高,查找差距、相互促进,解决了驻村党支部阵地不能满足需要、活动开展氛围不好等问题。三是推进“三会一课”、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各项制度建设,积极筹措资金帮助村党支部建强活动场所,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规范化管理和使用,营造抓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。

通过双方党员之间一起学习、一起活动,以强扶弱、互促共进、共同提高,一方面让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群众的过程中接地气、受教育、长本领、树形象,增进了群众感情,改进了干部作风,提升了综合素质,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驻点村党员的技能,增强致富带富能力,提升了村级治理水平,促进了驻点村的社会和谐,让人民群众拥有水果拉霸机,水果拉霸机app看得见、摸得着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“1帮1”模式增收

确定帮扶责任人,以贫困户为主战场,按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和“八有一超”标准,市科技局机关干部联驻点村贫困户,因人、因户、因情,按照“一户一策”的思路,实行“一帮一”扶贫模式,重点实施“三帮三扶”,确保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。

一是帮思想、扶志气。帮扶责任人放下架子、沉下身子,攀“穷亲”,分别将“党群连心卡”发给贫困户家中,与联系群众促膝长谈,面对面、心贴心的平等交流,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、生活状态、主要收入来源,共同查找贫困原因,广泛征集需要解决的难题,针对贫困户的优势或弱点,“量身定做”脱贫计划,讲清楚各级党委政府扶贫政策,引导贫困群众改变“等靠拿”思想,树立“人穷志不短”观念。

二是帮解难、扶信心。围绕调研摸底中排查的困难和问题,特别是就医、住房、备耕生产、子女上学等问题,形成清单,及时送温暖,积极为帮扶对象解决了生活、就学等实际困难问题,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,增强贫困群众致富的决心和信心。贫困户陈其美,罹患甲状腺肿瘤18年,苦于家庭贫困没去医院就诊,肿瘤长成“大脖子”。联系县人民医院,请武汉同济医院肿瘤专家主刀,医疗费用按政策规定报销90%后,余下的10%给予救助。

三是帮发展、扶项目。按照“1+N”产业增收措施,围绕增收致富,以“强宣传、增技能、助创业、保托底”为抓手,通过提高就业创业能力、帮助兴办致富项目、拓宽产品销路等措施,实施产业扶贫,促进农户、科技、合作社、龙头企业、基地、特色品牌等要素有效对接,增强联系户的“造血”功能,使帮扶对象户收入有较大增加,贫困户陈其兆被聘为孔雀养殖产业园饲养员,一年工资近两万元,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。

实行“一帮一”扶贫模式,使贫困群众真脱贫、脱真贫,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,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,同时,让帮扶干部锻炼了胆识,提升了破解难题的能力。